杭州这些地方殡葬服务有变化

设施优化、数字赋能……杭州这些地方殡葬服务有变化

钱江晚报·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

今年以来,杭州市持续开展惠民殡葬专项治理和提标增项扩面工作,出台《关于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“分流分时”预约祭扫形成一套标准体系。与此同时,各区、县(市)也涌现出一些亮点举措,一起看看吧。

杭州这些地方殡葬服务

视觉中国 供图

临平区:启用两处街道大中型骨灰存放室

上半年,临平区加快推进殡葬设施优化,启用两处街道大中型骨灰存放室。

临平骨灰存放室:地址在临平公墓内,为大中型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室,面向临平区户籍群众提供服务。

星桥街道骨灰存放室:地址在星桥印花坞基督教公墓边(汤家社区),为大中型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室,为星桥街道、运河街道、南苑街道3个街道的群众提供服务。

在服务范围内的群众,符合以下3种条件之一,即可申请购买骨灰存放室格位:

  • 死亡证明
  • 凭医院病危通知单;
  • 年龄80周岁以上。
  • 同时对困难特殊群体实行免费安放。

此外,临平区全面落实殡葬惠民新政,即对临平区户籍人员,在遗体接运、冷藏、火化及骨灰寄存等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基础上,新增了4个惠民项目:

  • 免除小告别厅使用费;
  • 免除自带纸棺耗能费;
  • 取消殡仪馆内停车场地费;
  • 予以每例600元骨灰盒购买补助。

截至7月底,临平区享受殡葬惠民新政有1487人,减免180.7272万元,同时,全区4家经营性公墓(临平公墓、星桥印花坞基督教公墓、杭州第三公墓、浙江安贤陵园)为60余户困难家庭减免费用30余万元,全区在“殡”上实现基本服务全程免费。

建德市:实现群众“身后事联办”迭代升级

上半年,建德市完成2021年全市骨灰堂建设项目布点规划,有序推进骨灰堂建设,目前已在航头镇、大同镇、更楼街道、大慈岩镇建成4座骨灰堂,安放新增骨灰47例,另外还有13座乡镇骨灰堂完成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,预计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,为持续推进集约土地资源、美化乡村环境、减轻群众负担和移风易俗树新风打下扎实基础。

此外,全省殡葬数字化改革试点——建德市群众“身后事联办”(数智殡)全面上线运行,数智殡场景在原来身后一件事的基础上,创新死亡证明数字化、建立建德市死亡人口专题数据库以及身后事联办部门系统对接,家属或者村社干部可以在浙里办申报死亡信息,医疗机构在完成死亡调查后即可在浙政钉或者PC端审核、签发数字化死亡证明。

数字死亡证明通过死亡人口专题数据库同步向民政、公安、人社、医保、公积金、市民卡、残联、退役军人、驻建银行机构同步推送,从而实现社保账户清退、医保账户清算、社会救助资金停发、遗体火化、丧葬费发放、生活困难遗属补助、户籍注销、高龄补贴停发、残疾人补助金停发、优抚金停发等身后事项联办以及逝者银行账户查询,满足群众身后事一键通办全程零跑的需求。

(来源:杭州民政)
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

杭州扎实推进殡葬改革 持续深化移风易俗

11月18日上午,杭州市举行主题为“情牵钱塘 魂归自然”的第28次骨灰撒江活动,273位逝者“回归”自然。骨灰撒江活动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节地生态葬模式,渐渐为更多市民所接受。

近年来,杭州市在持续推行殡葬移风易俗改革过程中,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绿色文明殡葬方式。除节地生态葬外,还包括无烟祭扫、遗体捐献纪念区块建设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,以及通过数字化改革驱动杭州“祭扫智治”新常态等。

倡导节地生态葬,让生命回归自然

节地生态安葬,是以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,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、海葬、深埋、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、少耗资源、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,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。

浙江省殡葬协会陈华俊告诉记者,“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,对殡葬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生态、节地、环保、低碳的现代文明殡葬方式,让生命回归大地、融于自然,正为社会所重视。”

杭州市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,积极稳妥推广节地生态葬法。杭州如意陵园节地生态葬,巧妙运用园区地形和丰富的树木资源,因地制宜,将墓位隐匿于山间树木中,达到“是墓却不见墓”的效果。

据浙江安贤园相关负责人介绍,树葬、花坛葬、草坪深埋葬、壁葬、室内葬等,都是陵园推出的节地生态葬方式。这些入葬方式均不立墓碑,可以节约相当面积的土地。生态艺术园推出深埋草坪葬,大约半年后骨灰盒便可降解。

杭州殡葬

节地生态葬

深挖文化内涵,传递生命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

缅怀先烈、礼敬先贤、追思先人,各殡葬服务单位深挖文化内涵,积极打造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生命文化教育基地,不断弘扬时代精神。

在杭州钱江陵园,坐落着一处浙江省生命礼敬园,定位为人体器官(遗体、组织)捐献者纪念园。目前已有17位大爱使者通过生态安葬长眠于此地。“浙江省生命礼敬园呈现绿色生态的苑区环境,推行节地生态安葬,倡导绿色祭扫,承担人文纪念、生命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功能。”据介绍。

浙江省生命礼敬园

以参加“两弹一星”建设的浙江奉献者为纪念主体,主体标识以两弹一星为象征,经艺术化的雕塑,形成托起一代贡献者的丰碑,雕塑丰碑基座刻“浙江两弹一星奉献者纪念园”。坐落于浙江安贤园的“浙江两弹一星奉献者纪念园”,与陵园内的浙江抗战老兵纪念园、生命博物馆等,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、传递正能量的重要载体。

杭州殡葬

浙江两弹一星奉献者纪念园

浙江抗战老兵纪念园

数字化驱动“祭扫智治”,营造文明祭扫环境

杭州市自2015年开始全面推行“无烟陵园”,并借助数字化改革,使无烟低碳、文明祭扫逐步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。

为了将无烟祭扫落到实处,各殡葬服务单位在加强宣传、设卡查验的基础上,运用智慧化方式拓展无烟管控方式,技防人防双管齐下,实现防烟控火全方位、无死角。

南山陵园在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,通过热成像云台摄像机,实时监测区域内的异常温度,由中心控制室第一时间告知片区管理人员及时制止,墓区防烟控火成效显著。建德市桃坞公墓采取无人机编队战术,“一机滞空巡查、一机语音劝导”,集空中巡查和实时劝导于一体,全方位掌握300亩墓区、数万群众的现场祭扫情况。

杭州扎实推进殡葬


这些杭州“老底子”的丧葬习俗,你了解多少?

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明,丧葬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一条支流,承载了中国人对于生老病死的敬畏之心和对已故亡人的缅怀之情。

早在新石器时代,浙江已经开始盛行土葬,一些与土葬相伴的丧葬仪式经过历朝历代的沿袭传播,结合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,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丧葬文化习俗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新中国成立以来,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,杭州地区早已实现100%的遗体火化率,但一些伴随中华传统文化的丧葬旧习俗却依然保留了下来。

今日中元节,也被叫做“七月半”是中国传统节日,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,不忘根本。

那么今天就跟着民民一起

了解一下那些传承已久的

杭州“老底子”的丧葬习俗吧!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送终

当病人在弥留之际,远在异乡的子女、兄弟姐妹等闻讯后,往往会日夜兼程,尽可能赶回家为病人“送终”。当病人快要断气时,“送终”的亲人们要为其洗手脚、揩脸面,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寿衣为他(她)换上,好让其穿戴整齐地离世。亲人们会在逝者脸上盖一块白布,遗体用白色被单覆盖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立孝堂

灵柩前会挂一白布帘,谓之“孝堂”或“灵堂”。一般人家,孝堂设立三、五天即会出殡。遗体旁边要点盏油灯,孝堂前要摆上碗,碗中烧一大把香。也可以供一碗米饭,饭上放两只剥了壳的鸡蛋,插几柱香。

每天家人吃饭时,都要盛一些饭菜供于孝堂。若有亲友前来吊唁祭奠,逝者家人一般会陪哭哀悼,直至出殡。现如今为了让家庭祭奠更环保,人们也常用电子香烛来代替传统香烛。

戴孝

逝者为长辈的话,其全家大小都要戴孝。孝服用最粗的麻布做成,不能有佩饰。古时候逝者子女、亡夫之妻要穿“斩衰”,服制三年,期间忌参加宴会、看戏、穿红衣等。现代人一般仅在逝者去世至安葬期间会穿戴孝服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封材

到了出殡前一晚,逝者遗体便要被放入棺材内,名曰“落材”,全家人和亲友都要手持燃香相送。

第二天出殡前要给逝者整理遗容,让亲人见最后一面,全家人和亲友要围着棺木边转边看。之后,要将亲友送的殉葬物一件件放进棺材,边放边讲是某人所送某物,以告逝者。到此,即钉棺材盖,俗称“盖棺死钉”。这种方式在杭州周边乡村使用较为普遍并沿用至今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出殡

遗体出殡当日,多由孝子披麻戴孝,旧时手持灵丧棒扶棺,现代则手捧遗像,其他家属亲友跟随灵柩之后,共同护送逝者前往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和遗体火化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安葬

古时土葬,一家人到达下葬地要围着棺材转三圈,每人手上抓一把土,撒在棺材盖上,谓之“盘丧”。现代遗体在火葬后,一般由逝者儿女手捧骨灰盒,骨灰盒一般用锦缎绸布包裹好,由另一人为捧灵者撑黑伞,共同护送骨灰盒前往陵园并为逝者安葬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在我们大力推进殡葬改革、倡导绿色殡葬的今天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树葬、草坪葬、鲜花葬、海葬(江葬)等低碳环保的骨灰处置方式,厚养薄葬理念也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草坪葬

草坪葬是指把骨灰埋在土里,上面铺满青草,墓碑采用卧放的形式。特点是占地面积小,生态环保,样式简单统一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鲜花葬

鲜花葬即实行骨灰抛撒,再覆于花瓣,不留任何碑体,费用便宜且无墓位管理费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树葬

树葬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种植一些树木,将逝者的骨灰撒在树下。其特点在于,它的地面是没有任何殡葬设施的,而是以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记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海葬(江葬)

海葬(江葬)是将骨灰撒入大海或江里的一种生态安葬方式。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绿色殡葬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绿色殡葬的参与者和宣传者。

让我们共同为实现殡葬事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出一份力吧!

杭州的丧葬习俗

杭州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

逝者安息。关于丧葬的习俗在全国各地都会有什么样的讲究。

如果你想要了解杭州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,那么看本文一定就没有错了。

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杭州文化,看看其中的丧葬习俗有什么不同。

杭州丧葬习俗

送终

杭俗:当病人弥留之际,应力求全家人全体赶齐“送终”,诸如子女、兄弟姐妹远在异乡,怕赶不上,家里人总要想方设法,让病人喝参汤“吊命”。在外的亲人闻讯后,心急如火, 日夜兼程,尽可能赶回家“送终”。当病人喘大气,快要断气时,“送终”的亲人抓紧为垂死者洗手脚、揩脸面,并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寿衣给他(她)换上。

报丧

长辈逝世后,即遣族人或近邻向亲友家报丧,杭人俗称“报死讯”。报丧时,不论天晴天雨,报丧者都要用右手倒挟一把雨伞,俗称“倒挟报死伞”。这个特殊的标志,使他一路得以方便,其他人不会路上同他罗嗦。

报丧者到了目的地不能进屋,雨伞要伞柄朝下,放在门外。亲友一看来者的这般举动,就知道是来报死讯。如亲友不在本地,丧家则写信报丧,报丧信,信口须用火烧焦,俗称“焦口信”,或不封信口,俗称“开口信”。

七七追荐

杭俗人死须做七(每逢7天祭祀1次)以怀念死者。“头七”须第六日上,俗称“敲头六儿”。头七由儿子请和尚鼓吹敲打为亡父(母)诵经拜忏。“四七”,多由亲戚送。“五七”,最为隆重,亲人应到齐。杭俗前一日晚,在门口设望乡台,即用门板搭台,摆供桌椅,椅上披死者衣衫,上罩伞一把。说是到了五七,死者要回来探望家乡亲友。“六七”须女儿做,“七七”又称“断七”。杭俗一般人家只做七个七。

厝柩

旧时杭俗通行“厝柩”,就是将死者棺木停放一至三年后才下葬。清末城区厝柩之所,清波门外有叠叠山庄,钱塘门外有迎晖山庄,民国时以凤山门的南山会馆,专门停放灵柩。

其他,杭城有不少同乡会馆,亦专门为各地外乡人客死杭州而厝柩的,以便外乡人扶柩归葬家乡。郊区农村都将死者棺木,停放在自己菜地竹园或山上,简单的盖以茅草、稻草,讲究的四周砌以砖墙,盖以灰瓦,好似小房屋一座。天长日久,日晒雨淋,污水四溢,极不卫生。此俗民国时即有法令制止,但令行不止。

杭州丧葬习俗

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,如果家属没有经验,遇到这类事情时难免手忙脚乱。如果在杭州有做白事的需要,可随时联系杭州 ,这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临终关怀和殡葬服务的专业殡仪公司,在杭州已经成立快3年了,服务过很多家属,都获得一致好评。

浙江丧葬习俗:报丧叫报死,人死说殁了

依照当地习俗,丧家在停尸、移尸的同时,必须派人给亲友报丧。在过去,丧家如果是城镇上等人家或乡村富户,通常要发报条(讣告),讣告的格式如下:

飞报者,家XX先生痛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(女称“内寝”)三朝大殓,X时神回,请即(择)日领贴

哀此

报闻

XXX堂

XXX(姓名)

家人 叩

亲友收到报条要扔在地上,不能放到桌面上。不过当地人很多是口头报丧,安吉一带叫“报老”,德清一带叫“报死”。报丧时死者的亲人不能充当报丧人,必须请族人、邻居、朋友等帮忙的人前去报丧。报丧的人必须携带一把雨伞(伞头朝前),灯笼一盏,表示死人。

在安吉,被报丧的家中与死者关系最亲密的人得知消息后应号哭,如果哭不出声,必须当即扔破一只碗,以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。在德清一带,被报丧者必须给报丧者开荤,(一般吃三只唐汆鸡蛋,在杭州则为三只盐汆蛋),为他解晦气。

在长兴一带,报丧时要送白布,儿子、媳妇送白布九筷长,出嫁女儿送白布七筷长,侄儿女等为五筷长,过房女儿为三筷长。报丧者必须快步行走,(现多用电动车)否则会受人谴责。

在嘉兴,向亲友报丧有一定的规矩,海宁、郭店、周王庙一带,旧时报丧人腰束白布带,穿草鞋,到亲友家不可擅自入门,要在门外报丧。对方捧茶饭(或蛋汤)招待,报丧人吃毕,才能进门说事,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,报丧时不可直言“死”字,要说“殁了”“好了”。

部分地区移尸后即向亲友家报丧,(俗称“报死”),即使有的亲友已知死讯,丧家仍要按照惯例报丧,报丧者到了目的地不能进屋,亲友给报丧者吃若干汆蛋(俗称“报死蛋”),以表示慰劳。待报丧者往回走时,要往他的脚后打破一个碗,认为这样可以驱逐随他一起来的鬼魂和晦气。

在舟山一带,丧家派人倒掖雨伞,向亲戚家传报讣音,告知死因及殡期,亲戚闻噩耗,要摔破一只碗,以驱邪逐晦,并以哭声相报,如果无人哭泣,要用砸瓦片代替,然后备香烛等祭物,往灵堂吊祭。对外地亲戚要寄(焦头信),即在信封口上烧只角,亲友接到这种报死信,也要摔只碗。也有的不封口,俗称“开口信”,以表示这是报丧信。

在洞头,倘若是父母逝世,已出嫁的女儿接到报丧后,要一路哭着回娘家。其他女性亲戚,至少也要一跨进逝者家门就哭,此谓之“哭丧”,亲朋接到报丧后,赴死者家吊唁,此谓之“奔丧”。

在武义,娘过世由儿子披麻戴孝(一束青麻,一条白线系在前襟纽扣上),并用红纸包上茶叶和米先到娘舅家报丧,见了娘舅要先撒茶叶和米,后跪地报告:“娘百年了,儿不孝”。

萧山区殡葬基本服务有哪些免费项目?

萧山区殡葬基本服务有哪些免费项目?

根据《萧山区殡葬基本服务免费办法》《萧山区殡葬管理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》有关规定,免费项目主要有:

遗体接运(限萧山区域内,殡仪馆车辆接运);

殡仪馆内遗体冷藏存放(存放期限3天以内);

遗体火化(含带纸棺火化和骨灰袋);

骨灰寄存(存放期限一年以内,限寄存木质骨灰盒;不提供琉璃、陶瓷、玻璃等易碎容器寄存);

萧山区户籍人员,享受区殡仪馆免费赠送的500元以内骨灰盒一只(待区殡仪馆公开招投标采购到骨灰盒之日起执行);在区殡仪馆内集中守灵的,给予800元补助,由区殡仪馆在结算殡仪服务费用时直接予以免除,实际支付低于800元的按实补助,超出800元部分及其他选择性服务费用由丧户自行承担。

萧山区殡葬基本服务免费政策

萧山区殡葬基本服务免费政策

有哪些人可以享受?

根据《萧山区殡葬基本服务免费办法》《萧山区殡葬管理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》有关规定,下列对象可以享受免费政策:

具有萧山户籍的城乡居民(含非农和农业户口);

在萧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萧山户籍的学生,驻萧部队现役军人;

与在萧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1年以上的外来在职务工人员;

《杭州市区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办法》规定的免费对象的非杭州户籍的配偶、符合计划生育的子女、投靠子女的60周岁以上人员;

未登记户口的婴儿死亡,父母一方是杭州市区户籍的;

所有在萧山区范围内亡故的港澳台同胞以及台湾同胞在杭州亡故的。

萧山区殡仪馆于早上5:00开放,

萧山区殡仪馆于早上5:00开放,

可以提前到馆吗?

不可以。因需办理相关火化手续,可以按预约时间提前半小时到达。但不宜过早,预约火化时段基本准确,早到也是排队等候。而且萧山区殡仪馆只有30个火化等候室,当日火化量超过30具时,1号与31号将先后共用一个等候室(依次类推),但在1号尚处于等候状态时,31号丧户只能在停车场等候。

走近杭州殡仪馆青年殡葬人 他们在两个世界之间默默守护

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他们没有特别优厚的工资待遇,却从事着别人不敢做、不愿做、不能做的工作;他们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,却依然在艰苦的条件下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和语言;他们摈弃社会的歧视和忌讳,义无反顾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……他们这就是杭州殡仪馆的青年殡葬人。

杭州殡仪馆是杭州市主城区内唯一一家集遗体接运、殡殓服务、遗体火化、骨灰寄存于一体的综合性殡仪馆,该馆目前有员工近200人,35 岁以下的青年员工约占全馆员工总数的38% 左右。这批年轻人中有的是殡葬专业科班出身,有的是子承父业的“殡二代”,有的则是凭着对殡葬行业的兴趣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……无论来自哪里,现在,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“殡葬梦”——用自己的优质服务和温情付出,让逝者安息,给生者慰藉。

吃苦耐劳,讲奉献

杭州殡仪馆

烈日下,一名年轻遗体接运工正在为一具意外死亡的遗体进行打包,准备运往殡仪馆保存。

杭州殡仪馆

夏季高温下的火化间,室温超过50℃,遗体火化工的工作服上满是汗水烘干后形成的盐花。

工作在遗体接运、整容化妆、殡仪服务、火化等殡葬一线的年轻殡葬人,克服了工作时间长、工作条件艰苦、劳动强度大等困难,一年365天坚守岗位,默默付出,无怨无悔。每逢夏季高温酷暑天气,遗体接运工经常要强忍着恶臭,冒着被细菌感染的风险,将一些腐烂、变质的遗体收敛包裹好,及时运回殡仪馆保存;在闷热的整容间里,整形师要对残缺、变形的遗体进行清洗、缝合、整形,往往一站就是几小时,颈椎病、腰肌劳损成了他们的职业病;火化工们则每天要在夏季室温可高达50多度的火化间内进行遗体火化操作,汗水被炉温烤干后在工作服上形成一层白色盐花……

每当逢年过节,人们都在与家人团聚、度假散心的时候,殡葬青年们却放弃休假,坚守在殡葬服务一线;每当夜深人静,人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,殡葬青年们还穿梭在杭城的大街小巷执行着遗体接运任务;每当严寒酷暑,人们躲在空调房取暖避暑的时候,殡葬青年们却不顾工作条件的艰苦,为两个世界的人做好服务……

改革创新,提服务

杭州殡仪馆

团员青年立足岗位、争先创优,公开亮身份、亮标准,打造一流殡仪服务窗口。

杭州殡仪馆

遗体接运车队打造的青年“党员标杆车”,以优质、规范、廉洁的遗体接运服务,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。

杭州馆自去年实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后,大胆启用了一批35周岁以下的青年员工担任各业务一线部门班组长。这些年轻人工作干劲足、专业素质高、创新意识强,任职后均在各自部门里发挥了模范引领作用,提振精气神,以更加饱满的服务热情投身到日常工作中。

从打造的“党员标杆车”,到创建的“贴心示范岗”;从服务态度上更加注重文明礼仪,到为百姓免费提供的老花镜、夏季消暑药品、开水;从加强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,到不断规范日常服务行为,在这些细小的“进步”和“改变”中,无不体现了年轻殡葬人注重服务创新、敢于自我加压、赢得群众满意的态度和决心。

热心公益,展风貌

杭州殡仪馆

殡葬年轻们积极投身公益,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回馈社会。

杭州殡仪馆

G20杭州峰会期间,殡葬青年志愿者们担任了公交安全随车员,为峰会助力。

年轻一代殡葬人不再固步自封,他们跨出单位、走上社会,热心公益,倡导文明新风,希望通过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,弘扬社会正气,努力消除人们对殡葬人的种种误解和偏见。

G20杭州峰会期间,他们积极参与担任公交安全随车员,为峰会助力;每逢重大无偿献血活动,他们也会主动挽起袖子,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;他们还热心参与公益事业,担任交通文明劝导员,宣传垃圾分类进社区,走访慰问社区孤寡老人,到社会福利机构帮扶结对……

新一代殡葬人肩上更承载着宣传殡葬改革、倡导文明新风的责任。他们每个人都是殡葬新风的宣传员,无论是在遗体接运过程中,还是在提供咨询预约服务时,他们都会不失时机得宣传殡葬改革理念。每年清明冬至集中祭扫期间,他们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,当好绿色文明祭祀的“服务员”、“宣传员”、“安全员”,向到馆祭拜亲属骨灰的群众发放绿色文明祭祀倡议书,倡议大家更多地选用鲜花、祈福卡、奠文等形式表达追思之情,共同为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文明城市而努力。

在我们享受着城市的便利、快捷、安全、环境优美时,请不要忘记为这座城市辛勤劳动、默默奉献的殡葬青年们,他们正在为了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而努力着。

(杭州网 记者 余琼雅 通讯员 堵晓芸)

杭州地区提供丧葬一条龙服务

杭州地区提供丧葬一条龙服务

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

服务范围:
风水选墓地、迁坟落葬、批发零售寿衣 骨灰盒 花圈 殡葬用品。
承接项目:
1
、殡葬一条龙礼仪服务:
包括习俗指导,遗体寄存,办理手续,设立灵堂,预订酒店,撤灵堂,净宅,开光,遗体告别,遗体火化、骨灰寄存(如下葬可选吉日),酒店谢礼等活动。
2
、 寿衣:
高、中、低档传统和现代寿衣;
(包括衬衣、衬裤、棉袄、棉裤、罩衣、罩裤、大衣、帽子、鞋、头枕、脚枕、褥子、盖单、袜子、腰带、腿带、绊脚绳、口钱、打狗棒、干粮)
3
、花圈:普通花圈 鲜花花圈;骨灰盒寿材;其他殡葬用品齐全,价格公道,随意选购;专业风水选墓地,迁坟、引葬、下葬等。

丧葬用品销售(寿衣、被面、骨灰盒等)、帮老人穿寿衣、丧葬礼仪咨询、家庭灵堂布置、代办殡仪馆各项手续、联系墓地、联系客车、联系乐队、代办骨灰寄存、代办礼品、花圈、专业主持下葬仪式等。

方便快捷,服务周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