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事都让人很难把握,乃至有些事情让人看起来不合常理,当时放在彼时的社会背景也许能够解释得通。尤其在婚丧嫁娶上,各时代都有不一样的社会逻辑。
现在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的“补办”婚礼,在古时或者说近代很难遇到,也不被当时的人理解,但是放到当下早已是大众都能够接受的,毕竟现在社会太复杂,很多事情都比一场婚礼重要,工作、疫情等等。但是如果丧礼也能“补办”,我们以现在的观念来看未免就是一大怪象。
当然,也不能单纯的说是“补办”,更准确地说是“缓办”,也就是从老人死亡到举办丧礼的时间跨度有些长。在我们原先的的民间习俗中,从死亡到发丧短则3天,长则7天,一般丧事就会结束,要超过这个时间就显得很是怪异。
但是,最近两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出现了不少怪像,而关于殡葬的就有不少,孝子贤孙不能参加丧礼的,老人去世火化后不下葬的。疫情期间要求婚事缓办丧事简办,在此规定下,就出现了疫情解封之后补办丧事的。
有人说,这是为了收取“帛金”,也就是我们说的丧礼的礼金。难道真的是如此吗?一直就拖着不下葬?根据农村老人的说法,主要有两种原因造成的这种怪像。
第一、为了收取礼金
不排除缓了十天半个月的丧礼是为了收取礼金,在农村讲究礼尚往来,熟人社会,亲戚朋友众多,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生子升学基本上都会随份子钱,很多家庭一年的人情往来就要花数万元。
那么每年数万元的人情支出就白花了吗?当然不是,人情关系都是互相的,别人家的事你去随礼,那么你家有事人家也要回礼,这也就礼尚往来。
虽然有借机收入“帛金”的嫌疑,但也都是人之常情,毕竟现在农村的礼金越来越大,如果不往回收收礼,那么经济压力将更大,同时心理上也难以平衡。
第二、为了不留遗憾
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收取“帛金”只是附带的,更多地还是为了不留遗憾。疫情期间,网络上有不少父母死亡子女不能亲自送一程的视频,不仅仅有隔空婚礼还有更多的隔空葬礼。
学生被封在校,跪在手机前送别父亲;在老父亲的发丧之日,男子只能在家擦玻璃来转移悲痛与无奈;子女跪在大街上远远望着灵车目送亲人…
给父母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,然而疫情阻隔,许多人连亲人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,因而为了弥补遗憾,选择丧事缓些日子办,不说要风光大葬,至少不能草草了事。
丧礼是古代最重要的礼制之一,传递的不仅仅是礼节,更是一种孝道,是告慰亡者安慰生者的礼制,一系列流程下来能让我们这些活着的心安。因而在疫情发生之后再举办丧礼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。
就如同婚事缓办、补办一样,因为疫情、工作、金钱、时间等等原因变得越来越普遍;而丧事在特定条件下缓办乃至补办也许会慢慢被世人所接受,就如同以前的怪像变得正常化,那么在现在的怪像如果放到以后来看,不论是为了礼金还是尽到最后的孝心,未必不能接受。
最后,我们不得不说疫情改变了我们很多,疫情下的不可思议也有很多,好在是疫情渐轻并终将会过去,未来我们生活会逐渐步入正轨,这些怪像也会逐渐平复,人情攀比也会被治理。